-
專訪eLife主編:失去影響因子,中國來稿減少了80%
2024年11月,科睿唯安宣布,eLife期刊不再被賦予SCI影響因子。此前,這本跨學科的生物學雜志IF是6.4。進入2025年,這本先鋒開放獲取期刊開始感受到了失去影響因子的余波,而這其中,“最大的,也是主要的變化都來自中國”。
2025/05/19 -
AI怎樣改變所有學科?從“工具的革命”到“革命的工具”
本文系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、清華大學惠妍講席教授周伯文在2025年中關村論壇上的講稿。在周伯文看來:科學研究,是研究者、研究工具和研究對象一切關系的總和,當前的AI for Science在單點取得了可觀的進展,實現(xiàn)了工具層面的革新,然而要成為“革命的工具”,需要采用“通專融合AGI”方式。
2025/04/13 -
AI重塑科研:新工具不斷涌現(xiàn),但能否觸及真正的“科學”?
人工智能(AI)工具正在改變科學研究的方式。AlphaFold基本解決了蛋白質(zhì)結構預測難題;DeepMD大大提高了分子模擬的效率和精度;而新興的大型語言模型,如ChatGPT等,也正在科學研究領域開疆拓土。在《國家科學評論》(National Science Review, NSR)組織的這場圓桌討論中,來自中、美兩國的5位專家討論了“AI for Science”(AI4S)的概念、發(fā)展、瓶頸和機遇,也分享了他們對AI與Science之間關系的理解。
2025/02/27 -
美國科學家如何反抗特朗普?
五年沒有到現(xiàn)場參加世界最大的綜合性科學組織美國科學促進會(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(AAAS),簡稱科促會)的年會了,今年到會場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這次大會縮水不小
知識分子的博客 · 2025/02/24 -
未來科學大獎頒獎,Science或出現(xiàn)首篇被撤稿中國論文|紅黑榜
1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三個獎項揭曉哈爾濱醫(yī)科大學第一附屬醫(yī)院張亭棟,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(yī)院王振義9月6日早1
-
如何評論國產(chǎn)期刊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?
2020 年 6 月 29 號,科睿唯安(Clarivate Analytics)發(fā)布了年度的期刊引證報告(Journal Citation Reports,JCR),其中 Nation Science Review(NSR)表現(xiàn)搶眼,2019 年影響因子高達 16.693,在所有參與統(tǒng)計的 12838 本期刊中排名 120。想象一下,這就好像高考中有 12838 人參加考試,你考了 120 名一樣,排名是 0.9%,表現(xiàn)可謂非常優(yōu)秀了。
知識分子 · 2020/07/16 NSR 國產(chǎn)期刊 評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