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COVID-19疫情而關閉的實驗室,有哪些應對策略?
了解各地的實驗室的應對策略。
目前,整個世界正處于COVID-19危機之中。疫情的全球大流行限制了旅行,學術會議也取消,大學全面停課。在不同的限制政策下,各地實驗室是如何運行的?模式生物的飼養(yǎng)會遇到哪些問題?耗時較長的實驗還能順利進行嗎?實驗室成員的團隊關系該如何維持?實驗室學生的教育該如何展開?
The Node 搜索了社交媒體信息,整理了世界各地發(fā)育生物學實驗室的現(xiàn)狀。在第一部分,我們可以了解研究人員是如何應對實驗室關閉的挑戰(zhàn)的。
更新實驗室工作準則

最開始,華盛頓州立大學助理教授Maren Friesen更新了她的實驗室運行指南。
“一些學生需要完成實驗。通過Slack互相協(xié)調(diào)訊息,以確保任何時候在實驗室或溫室內(nèi)的人員不超過兩人?!?/p>
作為指南的一部分,F(xiàn)riesen博士重申了保持社交距離以及維護實驗室實踐標準的重要……
“你和實驗室伙伴之間需保持6英尺的距離。不要在工作期間觸碰臉或手機!”
單人輪班制
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Emmerson實驗室需要利用果蠅等模式遺傳生物研究進化遺傳學。
“我們的研究小組采取單人輪班的形式,可以避免所有工作相關的社交接觸,同時維持基本實驗室工作,比如果蠅庫存的維護?!?/p>
目光應放得長遠

助理教授Alice Sorangi的實驗室只運行了3年,但她第一時間將實驗室工作轉為遠程工作。
“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,我們實驗室剛開,暫停實驗室工作肯定需要付出代價。但目前的社會風險比起任何不得已延遲的實驗來說都重要得多?!?/p>
分享好建議

斯坦福大學的Joy Wu博士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她的想法:
保持在家工作的靈活性
避免開始需長時間進行的研究
凍存細胞
減少飼養(yǎng)鼠籠的數(shù)量
準備好為繁殖用的雌雄鼠分籠
作為回應,Selina Wray博士(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Queen Square Institute of Neurology) 補充道:
儲存在細胞培養(yǎng)基中
確保液氮加滿儲存罐
協(xié)調(diào)細胞培養(yǎng)工作,以維持一些最老的iPSC神經(jīng)元
把例行培養(yǎng)的iPSC冷凍起來
保護實驗動物的福利
動物飼養(yǎng)技術員Christine Archer討論了斑馬魚實驗動物應急準備程序。以下是她的建議:
每日檢查房間
遠程監(jiān)控
經(jīng)驗不足或倉促飼養(yǎng)的影響
正如Sengupta實驗室(美國馬薩諸塞州Brandeis University)所說的那樣,研究線蟲的科研人員不必擔心太多。"現(xiàn)在大多數(shù)實驗室都關閉了,我從來沒有像現(xiàn)在這樣感激秀麗隱桿線蟲的休眠幼蟲" 。
中國的研究人員是如何應對實驗室關閉的?如果您有其他建議,歡迎留言!
閱讀全文:
https://thenode.biologists.com/labs-in-lockdown/?utm_source=wechat&utm_medium=social&utm_campaign=china
來源:生物學界CompanyofBiologi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