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,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,曰本真人性做爰色

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直播,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,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完整版在线看 ,亚洲最大的成人网,艳妇臀荡乳欲伦岳txt免费下载

女性向前,男性后退:兩性的性別認知差距在擴大嗎?| 繆斯夫人

2020/07/20
導讀
性別平等出現(xiàn)了倒退嗎?

撰文 | 李家興    錢  岳

責編 | 靳永愛

 
●         ●         

近期的新聞熱點讓不少有識之士禁不住哀嘆性別平等出現(xiàn)了倒退:包麗之死、鮑毓明性侵養(yǎng)女、Papi 醬孩子姓氏爭議、離婚冷靜期、對孔雀公主楊麗萍的高贊嘲諷…… 在爭取基本平等權利的道路上,女性走得坎坷而艱難。圍繞熱點事件,無論是當事人的爭議性選擇還是圍觀群眾的反應,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個人潛在的性別意識。


1


不均衡的性別革命與性別本質主義


隨著性別不平等的持續(xù)存在,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性別革命的停滯,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反思,不能再將性別意識作為一個籠統(tǒng)的單一概念,性別意識具有多個維度。

例如,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(紐約大學教授)Paula England 在她2010年的一篇論文里提出了 “不均衡的性別革命”(uneven gender revolution)的概念,反映了她對美國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性別系統(tǒng)變化的觀察。她發(fā)現(xiàn)性別系統(tǒng)的變化是不均衡的,某些領域和人群受到的影響更大。比如,在工作領域的性別平等進程比家庭領域的平等進程步伐更快。一個很直觀的例子就是,女性勞動參與率增加、收入提升,但女性仍承擔大部分的家務,社會對男性 “賺錢養(yǎng)家” 的期待也根深蒂固。

造成家庭領域性別革命停滯和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性別本質主義(gender essentialism)。性別本質主義強調(diào)性別間的差異是先天的,男女的能力和興趣有根本差異,女性天生是更好的照料者人選,家庭領域的不合理分工往往還會被美化為個體的自主選擇。比如,現(xiàn)在很多年輕女性會說:“我是主動退出職場,成為全職媽媽的?!?另一方面,隨著機會公平的概念深入人心,在工作、教育等公共領域的性別不平等障礙更容易被清除。這也是為什么,如果我們看到在考試、面試中,如果對女性的錄用標準比男性更高,微博上常常有一片討伐的聲音。



2


中國社會的公私領域分離與性別平等


在中國,上海大學的計迎春教授以及其他學者使用領域分離(separating sphere)框架來解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性別平等進程的多維性。改革開放以來,單位系統(tǒng)的解體和性別話語的轉向,使得社會主義時期遺留的私領域矛盾更為突顯,家庭照料責任全部落到了女性肩上。而社會主義時期自上而下的性別平等運動,使得女性參與勞動的形象深入人心,全球化進程進一步強化了機會平等和個人主義等概念,中國人對公共領域的性別平等具有較高接受度。

中國社會分離的性別規(guī)范也隨處可見。中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長期居于高位,女性在教育領域逐漸追平甚至趕超男性,但女性仍舊承擔著更多的家務。在少子化時代,“培養(yǎng)完美小孩” 話語的流行進一步加重了女性的負擔,使得女性面臨著更為尖銳的工作家庭沖突。正應了那句歌詞, “世界男人稱王,女人卻什么都扛”。男性在女性 “崛起” 的威脅下,似乎防御性地變得更為保守了。每有 “喪偶式育兒”、“巨嬰式老公” 的討論一出,總是能引發(fā)潮水般的共鳴。



3


你和伴侶 “三觀一致” 嗎?


已有研究支持了不同領域的性別意識變化的不均衡性,但鮮有研究分析不同性別意識領域間的差距在擴大還是縮???性別差距在不同維度的表現(xiàn)及其隨時間的變化趨勢是怎樣?其潛在原因是什么?我們使用中國綜合調(diào)查2010、2012、2013和2015年的數(shù)據(jù),回答上述問題。

我們考察兩個性別意識指標,分別指代個體對工作和家庭的不同態(tài)度。


代表工作領域的指標為“在經(jīng)濟不景氣時,應該先解雇女性員工”;

● 代表家庭領域的指標為“男人以事業(yè)為重,女人以家庭為重”。

我們分別考察50后、60后、70后、80后和90后對這兩個維度的性別議題,是持反對還是支持態(tài)度。從1-5分,得分越高,表示大家對性別平等越支持。從圖1和圖2的均值結果來看,在兩個維度中,男女的性別意識得分都在年輕的同期群中得分更高,意味著年輕人的性別意識更為平等。不同同期群和性別在工作領域的得分均高于家庭領域,家庭領域的性別差距增長幅度似乎更大。

圖1 不同同期群和性別在工作領域性別意識得分均值

 

圖2 不同同期群和性別在家庭領域性別意識得分均值

 
在納入了一系列自變量之后,我們得到的結果和美國社會十分類似。男女在工作領域上的性別意識均隨時間推移變得更為平等,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價值變遷;但在家庭領域,男女出現(xiàn)了較大的分歧,年輕男性的性別意識出現(xiàn)了較大程度的回彈,以50后男性為參照,年輕男性的性別觀念反而更傳統(tǒng)。年輕女性的性別意識盡管并未回彈,但改變十分有限,僅90后群體的性別平等意識有了顯著改善。

將男女樣本合并起來考察性別差距在不同同期群中的變化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在工作領域和家庭領域,性別差距均隨時間推移逐漸變大,尤其是90后群體在家庭領域的性別差距相當驚人。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高教育的女性,她們更可能持對性別平等表示支持,但是,教育對男性的性別態(tài)度的作用卻更為有限。換言之,教育可能解放女性的思想,但男性的“直男癌”觀念卻并不一定因為他們受了更多的教育,而有很明顯地改善。

我們的研究結果呼應了 Paula England 的不均衡性別革命,中國人的性別意識變遷同樣是一個不平衡的進程,中國人積極擁抱公共領域的性別平等,但在家庭領域改變緩慢,帶來的結果是兩個領域的差距日漸擴大。在此過程中,男女在性別認知上的差距也在逐漸增大。隨著兩性的性別認知差距擴大,越來越多的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由于無法找到 “三觀一致” 的對象,將推遲結婚或不婚,晚婚不婚又將進一步拉低生育率。即便在已婚群體中,不同的性別認知水平也會降低婚姻滿意度,增加生活摩擦。

從觀眾對《淑女的品格》的召喚,《乘風破浪的姐姐》的炸裂口碑,到對影視劇中颯爽獨立女性形象的偏愛,正反應了現(xiàn)實中女性擺脫鍋碗瓢盆、安心搞事業(yè)的不易。這既需要全社會積極扭轉對私領域的固有偏見,也需要男性在私領域的主動變革。非如此,性別革命將永遠處于未完成狀態(tài)!

 

 作者簡介 

李家興為上海健康醫(yī)學院講師,錢岳為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。

 參考文獻

[1]. Paula England, “Gender Revolution: Uneven and Stalled,” Gender & Society, Vol. 24, No. 2 (2010), pp. 149–166.

[2]. Yingchun Ji, Xiaogang Wu, Shengwei Sun, and Guangye He, “Unequal Care, Unequal Work: Toward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Gender Inequality in Post-reform Urban China,” Sex Roles, Vol. 77 (2017), pp. 765–778.

[3]. Joanna R. Pepin and David A. Cotter,“Separating Spheres? Diverging Trends in Youth’s Gender Attitudes about Work and Family,”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, Vol. 80, No. 1 (2018), pp. 7–24.

[4]. Yue Qian and Jiaxing Li, "Separating Spheres: Cohort Di?erences in Gender Attitudes about Work and Family in China," The China Review, Vol. 20, No. 2 (2020), pp. 19–51.

 

 制版編輯 | 皮皮魚
參與討論
0 條評論
評論
暫無評論內(nèi)容